麥冬的生態習性
麥冬喜溫暖濕潤,降雨充沛的氣候條件5-30℃能正常生長,更適生長氣溫15-25℃,低于0℃或高于35℃生長停止,生長過程中需水量大,要求光照充足,尤其是塊根膨大期,光照充足才能促進塊根的膨大。
麥冬對土壤條件有特殊要求,宜于土質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微堿性砂質壤土,種植土壤質地過重影響須根的發生與生長,塊根生長不好,沙性過重,土壤保水保肥力弱,植株生長差,產量低,更適宜種植在河流沖積壩的一、二級階地,河流沖積壩地勢平坦,土壤多為新沖積土,土壤黏沙適中,能滿足麥冬生長需要,河流一、二級階地多能形成自流灌溉渠道網,其灌溉條件能提供麥冬生長的水分需求。
選地整地
麥冬種植分為林下種植和大田種植。麥冬抗性強,既可生長在陽光下,也可在陰處生長,在陰濕處生長葉面有光澤,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因此亦可在林下種植麥冬。主要介紹下大田麥冬種植方法:
將土地耕翻23~26厘米以上,通常要求犁3遍,耕4遍,使土壤疏松細碎,以利根系生長。然后整平地面,作畦130-160厘米寬,溝寬33厘米左右。
由于我市包產到戶30多年來,農民為了增加產量濫用農藥、化肥,導致土壤板結、重金屬超標,土壤中的有機質幾近耗盡,土壤已不適合農作物生長。因此,我公司因地制宜,除了施**農家肥以外,還加入精心挑選的碳肥、微生物有機肥用于改善土壤。
具體操作如下:整地時施基肥:每畝用**農家有機肥2500-3000千克,并施用有機肥-碳能生物菌肥作基肥,常規施肥量每畝100-300千克。
其產品作用可以通過微生物轉化,抑制有害菌群,減少土壤病蟲害;吸附和鈍化土壤重金屬及農藥殘留,提高麥冬品質;增強土壤通透性,提高麥冬根系活力,促進光合作用;豐富土壤礦物質,增強作物抗逆性,促進作物增產;緩沖土壤溫度和濕度變化,促進土壤保水保肥。
繁殖方法
用分株繁殖。每一母株可分種苗3~6株。
種苗的準備
麥冬栽培品種較多,可選用優良品種。麥冬收獲時,將割去塊根的苗,選健壯者留作種用。用刀切去根狀莖下部和須根,保留上部莖節部分以葉片不散開為準,其橫切面呈現白色放射狀花紋(俗稱菊花心),根狀莖不宜保留過長,否則裁后會發生兩重莖節(俗稱高腳苗),生長的塊根較少,產量低。根狀莖切除后,將合格的苗子整理齊,用稻草或其它繩子將其扎成直徑為20cm左右的小捆,將捆好的種苗的莖基部分浸入清水中,浸泡2~3分鐘,使其吸水飽和,然后豎立排列在陰涼潮濕處事先整好的松土上,周圍覆土保護,以備栽植。若溫度過高(超過30℃),應每天或每隔一天給土壤澆水一次,以免發熱或干燥,澆水時不要把水澆到麥冬種苗葉片上。普通收獲1畝地麥冬,可供3~4畝地作種苗。種苗準備好后,應隨即栽植,若不能立即栽植,應將種苗捆好把下部在水中浸濕,并用少許泥土包圍,每日噴少許水,養苗時間不應超過7天,必須保持土壤濕潤。
栽植
麥冬適宜的栽植時期在3月下旬到四月上旬,麥冬栽植時,先按行距10~13厘米開溝,深5~6厘米左右,在溝內每隔6-8厘米,放種苗2~4株,垂直放于溝中,然后將土填滿淺溝,用扁鋤推壓或用腳踩,將種苗兩側的覆土壓緊。裁后立即灌透水一次,每畝約需種苗700千克。
間作
我公司根據麥冬的生產習性,習慣在麥冬地里間作,不僅能增加收入,而且有利于麥冬生長,進行間作可以減少烈日直射。夏、秋兩季一般多套種兩季玉米(每6行麥冬套種一行玉米),冬季間種大蒜等。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
麥冬植株矮小,如不經常除草,則雜草滋生,妨礙麥冬的生長。栽后半月就應除草一次,5~10月雜草容易滋生,每月需除草1~2次,入冬以后,雜草少,可減少除草次數,除草時結合進行中耕(鋤松表面土壤)。
追肥
麥冬的生長期較長,需肥較多,除施足基肥外,還應根據麥冬的生長情況,及時追肥。一般追肥3次以上,首一次在7月中旬。每畝施豬糞尿2000~2500千克,腐熟餅肥50~100千克。第二次在8月上旬,每畝施豬糞尿2500~3000千克,腐熟餅肥50~100千克,草木灰100-150千克。第三次在11月初,每畝施豬糞尿2000~2500千克,腐熟餅肥50干克。春秋兩季是塊根膨大和根莖伸長增多時期,同時分率旺盛,此時我公司會施微生物菌肥,它能改土養地、促根壯苗,并提升免疫力。故于每年3月份和9月份分別進行追肥,先淺松表土,每畝施微生物菌肥5~10千克,連續使用2-3次,間隔7-15天。再施人糞尿1250~1500千克,在11月每畝再施草木灰150~200千克,以利植株的生長與越冬。
灌溉
麥冬宜稍濕潤的土壤環境,需水分較多,除栽植后應及時灌水(定根水)浸潤田土,促進幼苗迅速發出新報外,5月上旬,天氣旱熱,土壤水分蒸發快,亦應及時灌水,如遇冬春干旱,則應在2月上旬前灌水1~2次,以促進根塊生長。
麥冬的病蟲害防治
麥冬主要病害有根結線蟲病和根腐??;主要蟲還是蠐螬(別名老母蟲、白土蠶、核桃蟲)。宜采用綜合綠色防控措施:
農業防治 建立無病良種田,培育抗病蟲的優良品種,選用無病蟲害的健壯種苗。合理間作和輪作,尤其要與禾木科作物輪作或水旱輪作,間作大蒜(大蒜具有抗菌消毒功能)可有效防治根腐病和根結線蟲病。選擇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塊種植。加強水肥管理,及時排隊田間積水和中耕除草。蠐螬6-8月盛發期分別連續三次淹水。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病葉殘株及雜草,集中燒毀或漚肥。麥冬地周圍不栽種麻柳樹、核桃樹等。
物理防治 用頻振燈誘殺成蟲;連作地翻耕整地時人工捕捉幼蟲或放雞啄食。
生物防治 積極推廣植物源農藥、微生物農藥和農用抗生素等生物制劑防治病蟲害。
麥冬的采挖與初加工及貯藏技術
麥冬的收挖時間、質量是直接關系到麥冬的商品性,也是關系到藥效好壞。如果在粗加工過程中的方法或不注意環境情況,很易造成有害成分超標,就會造成麥冬的藥效降低,甚至可能根本無法進入市場銷售。所以在收挖、干燥、加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操作。
收挖時期
3月底至4月上中旬選晴天收獲。
采收方法
沿麥冬行間、用鋤或犁翻耕土壤,深度25cm——28cm,使麥冬全根露出土面,抖去根部泥土,剪去塊根,塊根兩端的細根保留長度1cm為宜。將帶泥塊根放入籮筐中,置于流水中淘洗后,將洗凈塊根運回加工。收獲時如遇連續陰雨,泥快根宜堆放在通風透氣的室內,堆放厚度<20cm,堆放時間不宜超過7天。
淘洗
淘洗水源應選井水為好,如果河水或埝溝水淘洗,然后應用井水反復沖洗。
干燥
應自然晾曬更.好,將洗凈的塊根放曬席或曬場上暴曬。如遇陰雨天可用烘機進行烘干(溫度在40攝氏度)。**禁止用土煤炭火烘烤。因為煤炭火烘烤會因煤中硫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硫會污染麥冬,破壞麥冬的品質。當然,更不能用硫磺煙增白!
產地初加工
將洗凈的塊根放在曬場上暴曬,待塊根干燥達70%左右時,用手輕搓揉塊根(斷水),搓揉塊根后再曬,曬后再搓揉,反復4次至五次,直至搓去須根為止。干燥后,再用竹篩或木制風車分選塊根,去掉碎根,須根和雜質,選出病、蟲危害塊根。
注意事項
在麥冬采收和產地加工(如:起苗、剪塊根、淘洗、晾曬、搓揉等)操作過程中,不能損傷塊根,否則會出現“烏花麥冬”劣質商品。
采收處理
麥冬收后應及時清潔田園。
地上部分植株除選擇健壯植株留作種苗外,病蟲危害的植株集中銷毀處理,其他植株可用作綠化或飼料或用于沼氣發酵材料。
須根和碎根可用作資源綜合利用的材料。
麥冬的作用用途
綠化價值
麥冬還具有很高的綠化價值,它有常綠、耐蔭、耐寒、耐旱、抗病蟲害等多種優良性狀,園林綠化方面應用前景廣闊。銀邊麥冬、金邊闊葉麥冬、黑麥冬等具極佳的觀賞價值,既可以用來進行室外綠化,又是不可多得的室內盆栽觀賞佳品,其開發利用的潛力巨大。國外開發了很多觀賞麥冬品種。
經濟價值
麥冬因其塊根是名貴的中草藥,也是中國常用中藥材,廣泛用于中醫臨床,為多種中成藥及保健食品原料,因而成為農民種植的一種高效經濟作物。我公司計劃擴大并推動麥冬種植面積到10000畝左右,平均畝產近300公斤,年總產近3000噸,按2016年市場價計算,年產值達2億元以上。